如何开展管理体系审核

版权声明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管理体系之家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文章主旨:
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过程,通过系统化的评估和管理,可以识别改进机会并提升组织管理体系的绩效。
关键要点:
- 审核是一种系统化、独立化并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评估是否满足审核准则。
- 供应商审核需注重操作规程的建立与管理,同时保留相关文件化信息。
- 缺陷分级和风险评估是审核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缺陷描述、分级、评估与调整。
- 审核结果用途因审核类别而异,如供应商审核、认证审核和内部审核均有不同的应用方式。
- 审核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改进或持续改进,提高组织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绩效。
内容结构:
1. 什么是审核?
审核定义:获取客观证据并进行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是一种系统化、独立化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内容
- 供应商审核:建立操作规程,管理审核流程并保存文件化信息。
- 认证审核和内部审核:分享了多个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组织环境、质量方针等相关方需求等。
3. 缺陷分级与评估
- 缺陷描述:用5W2H原则描述缺陷(何人、何时、何地、为何发生及影响)。
- 缺陷分级:分为严重缺陷、主要缺陷和一般缺陷;通过风险增加因素和风险减少因素进行调整。
- 风险评估:根据缺陷严重程度、发生频次和风险级别综合确定最终评估结果。
4. 审核结果的利用
- 供应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决定供应商是否纳入合格名单或要求整改。
- 认证审核:通过审核推荐注册,或根据条件提交整改计划;严重风险则不予推荐。
- 内部审核:主要识别改进机会并持续优化体系。
5. 总结
审核的最终目标是识别改进机会,通过持续改进提高组织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宜性和绩效。
文章总结:
文章强调审核过程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用的审核方法和评估框架,建议组织通过审核发现改进机会,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管理体系之家


管理体系之家
扫码关注公众号
管理体系之家的其他文章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