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技术的本质不是数据,而是……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在存储市场中,为了在传统巨头垄断的领域中生存和增长,新厂商不断创造差异化的概念,如超融合、Serve SAN、SDS软件定义、分布式存储、全闪存存储等。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名词,理解存储的本质变得尤为重要。
存储不仅仅是用来存数据的,它提供的是一整套数据服务,包括数据安全、数据管理和数据访问等。这与银行不仅是钱庄,而是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务的概念相似。存储需求取决于数据的要求,而数据来源于各种应用。
企业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和流程管理,如OA、ERP、CRM和财务应用;另一类是对外提供客户服务的应用,如销售和市场网站或APP。它们的部署方式多样,从数据中心到云端,从虚拟机到容器都有。不论应用类型,数据库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性能要求极高的数据库系统,如Oracle,通常采用物理裸机部署。
不同的应用和部署方式对存储的要求各不相同,为此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存储类型以满足这些需求。主要存储类型有SAN块存储、NAS文件存储和OBS对象存储。物理机部署的数据库系统通常选择SAN存储,因其对稳定性、性能和低延时的需求较高;虚拟机部署的内部管理应用则可能选择SAN存储或文件存储,注重容量、运维管理和成本;而容器部署的自研应用则可能使用对象存储或文件存储,因其对数据访问接口和自动化运维要求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存储类型和应用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实际部署时还需考虑应用的具体要求。关于这三类存储的具体区别,可以参考相关文献。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