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落地DevOps的路线图

落地DevOps的源动力
最开始,瀑布模型过程中研发、测试、运维三种角色的工作是上一环节完成后,才能流转到下一阶段。 敏捷研发阶段,提倡是把大的目标拆解为小目标,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快速验证,测试左移的概念也是如此。 而devops的理念和实践,就是打破技术人员之间协作的那堵墙,通过高效的协作沟通,使软件交付形成自动化交付流水线,更快的响应和支撑业务需求,从而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
对齐业务和技术团队的目标及评估指标; 在安全合规的基础上开展协作,落地devops; 及时对齐需求,抹平信息差,减少无用开发,避免返工; 让技术团队主动接触业务,调动积极性,体现devops的价值;
落地DevOps的切入点
前置时间:即Lead Time。它指的是一个需求从提出到最终上线交付的时间周期,这部分时间体现了研发团队的交付速率,可用来计算交付吞吐量。DevOps 的核心使命之一就是优化这段时长。 增值活动时间和不增值活动时间(Value Added Time/Non-Value Added Time,简称 VAT/NVAT)。在软件研发交付过程中,不增值活动很多,比如无意义的会议、频繁的需求变更、不断reopen的bug等。VSM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消除浪费,降低不增值的活动。 -
完成度和准确度(% Complete/Accurate,简称 %C/A)。这个指标用来表明工作质量,即有多少工作因为质量不符合要求而被打回。这里面蕴含了大量的沟通和返工成本,从精益视角来看,也是一种浪费。
全局视角:单点突破很容易陷入局部优化的陷阱,devops追求的是通过持续交付推动流动,使价值最大化。而要构建企业级的devops持续交付流水线,需要全局视角。 识别问题:从VSM的几个关键指标来看,都是客观可量化改进的指标。从全局视角识别出低效和不增值的活动,可以更好的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促进协作:识别出问题后,需要主动沟通才能保证信息的一致。而梳理VSM的过程,就是让参与其中的人员从全局视角理解devops的最佳机会。只有在梳理过程中,团队才能真正了解整个流程的上下游,通过沟通来促进协作。 驱动度量:不能被度量的工作都无法证明其价值,构建企业级的devops持续交付流水线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明确客观的度量,才能识别其中的低效和不增值环节,度量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改进措施是否有效。度量数据的采集,需要各个团队和平台间打通,做到数据共享,这也是devops落地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体现价值:要落地devops,需要企业高层的认可甚至大力推动。而梳理VSM价值流的梳理过程,本身就可以让高层理解持续交付效率的提升对企业带来的价值。这其实也是devops证明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
落地DevOps的路径和挑战
第一步-流动:通过工作可视化,限制在制品数量,并注入一系列的工程实践,加速从开发到运营的流动过程,实现低风险的发布; 第二步-反馈:建立快速反馈能力,使问题第一时间暴露,用户和运营数据第一时间展示,从而提升组织的响应能力; 第三步-持续学习和试验:通过团队激励学习分享,将持续改进注入日常工作,使组织不断进步。
寻找合适的试点项目:和混沌工程中所提倡的最小爆炸半径概念很类似。即在最开始实施时,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快速落地验证,很类似我们做技术调研对比汇报时的demo。合适的试点项目应满足如下几个特征:
贴近核心业务(重视程度高,资源投入足够); 业务相对敏捷(业务不敏捷会拖累交付能力); 项目对应团队有改进意愿(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寻找团队痛点:有工作经验的同学应该都明白的一点,就是谁最痛谁才关心怎么解决问题。识别出项目所在团队当前最影响交付效率的点,这样更容易开展工作,也更方便看到投入产生的效益。 快速拿到结果:即采用mvp方案,快速的解决最痛的也是最容易看到收益的难点,用数据证明工程实践改进是切实有效的。 持续改进汇报:拿到好结果要快速让领导层知道当前的进度和结果,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持续改进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倾斜。多沟通常汇报,永远是职场生存的不二法门。
通过团队内部复盘总结,识别问题,快速改进; 引入一些外部优秀实践和工具,快速提升团队能力; 成立专门的devops落地团队,由各团队和领域的资深成员参与,负责落地计划制定、目标和风险识别、技术方案设计以及在关键节点推动项目的进度。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DAwMjM1NQ==&mid=2247486777&idx=3&sn=1fcbea43565d7ff1cf7830792e5bfc68&chksm=ce714565f906cc731c3cdd6c99204e39a5a36246a628bacc7799c9351f0c2a0cd5c3d7fbd9c7#rd
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的其他文章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