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东陈的10月个人小结(上)

01 如何高效地“催作业”?
在组织内想落地很多事情经常需要 Push 别人,如何有效的“催作业”就变得很重要。前段时间组织公司的同学参加一个行业峰会,会议后需要参会的技术同学们写一些参会心得。总结一些我催作业的心得体会。
催作业经常遇到哪些问题?
-
大家的配合度不高,作业一拖再拖
-
群里发消息没有反馈,感觉自己像个保姆一样
我是如何高效的催作业的
1、建立契约,在会前启动会的时候提醒大家有作业。
2、约定交作业的Deadline,并制造行政压力、社交压力。deadline 放在周一比较好,可以让大家利用周末的时间,还可以在周五友善的提醒大家
3、给方法给工具降低门槛,往期作业的demo、发文指南。
4、利用日程提醒工具避免大家忘记,利用钉钉任务建立提醒。
5、交作业前一个周五在群里友善地提醒大家。
6、过 Deadline 一个工作日之后,钉钉私聊提醒大家。
7、心态上的调整。不要因为得不到反馈就沮丧, 其实更多时候你的“麻烦”可能是在“成就”对方。因为人都有惰性,都会把有意义的事但需要花精力的事往后拖延。
02 PPT VS 产品设计
今年的工作内容中多了很多报告的工作,例如产品方案介绍、每月的效能报告、每半年度的总结与规划等。这些报告对我而言是一个大作业,每次都会拖到 Deadline 才完成,累个半死。后来得益于在产品原型设计上的经验积累,发现做 PPT 的过程就是产品原型设计的过程,只是软件产品变成了某一次的规划、报告。
拆解一下产品设计的过程:
1、分析你的用户是谁,他们的痛点是什么
-- PPT 给谁看,他们关注什么,希望在报告中看到什么信息
2、我们的产品如何解决他们的痛点
-- PPT 需要呈现哪些内容,编排的顺序是怎样的?
3、解决方案涉及到哪些流程,每一步设计哪些信息要素
-- PPT 每一页需要展示哪些内容
4、页面应该如何展示更友好
-- PPT 的排版和布局
过往我做PPT时习惯将1、2、3、4混在一起,导致出活儿的效率是较低的。按照产品设计的步骤拆解任务之后,我发现自己对报告这件事情不再焦虑了,能够按照计划去完成这件事情。
03 项目立项到底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首先第一点,立项的流程可以帮助团队想清楚事情的价值,避免无效投入。第二点,立项可以帮助我们更规范地进行项目管理,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风险。
我们追求立项率的目标是希望项目都能规范化地管理起来,减少整个项目管理的风险。 同时保证所做的事情价值最大化,目标聚焦。
04 过程改进的第一件事情是对齐规划
最近在做 2023 年的规划,针对团队的过程改进明年到底该做些什么呢?过往的做法是发现团队有什么问题,自己会作为 Owner 去拉齐相关方推动解决,过程非常累,因为大家的配合度不高。
后来发现更有效的方式是搭台子推坑,将自己发现的问题抛给团队的各个核心干系人,问问他们准备怎么干,然后将自己的思路融合到一起去推动问题解决。有了这个动作我发现大家的配合意愿度会高很多,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的事情。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更早同各个核心干系人对齐规划,这样在团队辅导上我会更有侧重点,知道如何去和他们打好配合,争取他们的资源协同。对齐规划的过程就是促使力往一处使的过程,将大家的力量集中在一处,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