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方法》读书笔记2/4--看板方法的益处

看板方法的益处
一、转型成功秘诀6歩法:
1)专注于质量
-
让开发人员先编写测试代码有心理上的好处
-
代码检查能够提高质量
-
协作式的分析和设计,能够提高质量
-
使用设计模式能够提高质量
-
使用现代开发工具也能提高质量
-
更为奇特的现代开发工具也能减少缺陷
-
减少进行中的设计的数量,能够提升软件质量
2)减少进行中的工作(work in progress)
3)频繁交付
4)根据交付速率来平衡需求请求量
-
限制在制品数量,来产生富余时间
-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的的优化是不可取的
-
为了具备富余时间,就必须允许价值流保持不平衡,允许有一项瓶颈资源存在
5)进行优先级排序
-
大多数团队都无法衡量和报告自身到底已交付了多少业务价值,在尝试更大挑战之前,必须先建立和完善那些基本的技能
-
当需求的交付能力和交付的可预测性稳定,就可以考虑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
优先级的排序需要产品负责人,业务方和市场部门改变他们的行为
-
最好的情况是研发部门也能在优先级排序上有影响力
6)消除变异性的根源,提升可预测性
-
需求规模上的差异性,以及在分析到交付的变异性会对交付速率以及整个软件开发价值流所需的开销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
为了降低变异性而进行的改变,需要富余时间
-
降低变异性能够减少对富余时间的需要
-
降低变异性有利于实现资源平衡(并潜在地降低对人数的要求)
-
降低变异性能够降低对资源的需求
-
降低变异性能够减少看板令牌、减少在制品数量,最终实现平均前置时间下降
-
富余时间能够使更多的改进机会成为可能
-
过程改进能带来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可预测性
二、如何从最差到最好
1)可视化工作流程,暴露问题
-
识别影响效能的因素
-
明确过程策略
-
估算是一种浪费
2)限制在制品
-
建立输入节奏
-
达成新契约
-
实施变革
-
调整策略
-
寻求进一步的改善
3)可视化季度交付速率及单位成本
4)维护需求项解决的时间折线图(交付周期从XX降低到XX)
三、持续改进的文化
1)改善文化
-
员工可以获得极大的授权,个体具有行动上的自由,能够自由地去做正确的事
-
员工能够自发地聚在一起攻克难题,讨论各种可能的方案,并进行修复和改善
-
如果实验和创新是出于改善过程和提升效能的目的,领导者就要能够承受其可能的失败
-
个体能够围绕手头的工作和方法,自由地进行自组织,整个过程清晰可控,
-
工作任务一般是由员工自愿选择完成,而不是由上级指派
-
具有高层次的协作和共同主导的氛围,超越本位观念,一起去探索如何提升业务的整体效能
-
团队进行局部改善时,同时也会专注于系统层面,致力于提高整体效能
-
改善文化拥有很高的社会资本,不论在经营决策中身处什么位置,成员间都彼此相互尊重
-
改善文化能够消除因管理层次所产生的的浪费,从而降低协调成本
2)看板方法会加速组织成熟度和能力的提升
-
先从寻求优化现有流程和改善组织文化入手,相比一开始就剧烈的变革其阻力更小
-
选择看板方法是对组织能力,组织成熟度和组织文化的长期投资,不能视为一种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
看板方法能够在如根因分析和解决、组织创新和部署等高成熟度领域促进组织成熟度和能力的加速提升
-
优先级排序必须做到高度可视化
-
每个月月底发布一次,每双周定期和业务人员一起排优先级
3)社会学变革
-
看板方法不但提供了工作上的透明度,还提供了过程上的透明度
-
通过展示工作流,看板为团队带来了一种可见性
-
每个干系人都能看到他们积极行动或消极倦怠所产生的影响
-
比如:一个工作项受阻,而有人有能力对阻塞进行疏导,那么看板会显示这一点
-
除了过程上的可视性,限制在制品也能够驱使大家更快捷、更频繁地进行富有挑战性的互动
-
团队成员很难对一个受阻工作视而不见,自顾自地继续做其他事情
-
看板方法的安灯拉绳机制,能够鼓励整个价值流中的人员群策群力,攻克难题的行为
-
限制在制品加上服务类别,能够授权个体根据自身情况安排计划,而无需管理人员的监督
-
授权行为表明上级信任下属自身能够做出有质量的决策,从而提高了社会资本
-
管理者本身也可以从监督个体工作的行为上解放出来,将其精力专注于其他方面
-
协作的病毒式传播
从讨价还价的谈判期>民主期>民主衰退期>协作期
4)文化变革也许是看板方法带来的最大好处
-
看板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协作水平、每个人积极参与并协作,极大提升了组织的社会资本
-
个体会跟随资深领导者,资深领导者之间的共担与协作行为,将影响员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