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真的精益了吗?

版权声明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管理体系之家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文章主旨:
通过一个精益生产的反面案例,探讨在实施管理措施时,忽视关键细节可能导致成本上升的风险。
关键要点:
- 精益生产经理“任经理”通过降低物料采购单价的措施试图节省成本。
- 由于未关注物料纯度下降,导致公司实际使用量增加,从而成本反而上升。
- 全年采购成本增加约28.5万元,运输费用增加11400元,总成本上升近30万元。
- 案例反映了实施管理改进时缺乏系统性思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强调精益生产的本质不是单纯的降成本,而是优化整体流程和资源利用。
内容结构:
- 背景介绍:
讲述一只小猴子在花果山创建公司,并引入精益生产经理“任经理”,希望通过精益管理降低成本。
- 案例描述:
- 任经理选择牛黄采购作为成本降低的突破口,要求每公斤价格降低5元。
- 供应商同意降价,但牛黄纯度从33%降至31%,导致使用量增加1000公斤。
- 最终全年采购和使用成本增加近30万元。
- 问题暴露:
财务总监揭示牛黄纯度下降导致成本增加,任经理忽视了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 讨论与反思:
强调精益生产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需全面考量质量、流程和资源优化的整体性。
文章总结:
文章以幽默的叙事风格揭示了管理决策中的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提醒读者精益生产应关注全局,而非片面追求成本降低。
管理体系之家


管理体系之家
扫码关注公众号
管理体系之家的其他文章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