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设“现场品管员”?

现场 管员 生产 设置 工艺员
发布于 2025-07-01
37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文章主旨:

探讨企业是否需要设置“现场品管员”及其可能影响,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要点:

  1. 设置“现场品管员”是否必要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决定,非必要则不建议设置。
  2. R公司通过“工艺员”监控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稳定且全球领先;P公司设置“现场品管员”,但质量不稳定。
  3. 设置“现场品管员”需明确职责、权限及数量,以避免成本增加和职责冲突。
  4. 质量管理可通过制度、培训和验证来提升员工质量意识,无需依赖“现场品管员”。
  5. “现场品管员”的实际作用和定位在不同企业中可能存在误区,如仅用于罚款而非质量监控。

内容结构:

1. 背景介绍

文章讨论了“现场品管员”的设置问题,结合作者在两家公司(R公司和P公司)的工作经历进行对比分析。

2. 两种模式对比

  • R公司:未设置“现场品管员”,由“工艺员”负责生产过程监控,产品质量稳定,全球领先。
  • P公司:每班设置一名“现场品管员”,负责多个车间的监控,但质量不稳定,品管员工作压力大。

3. 设置“现场品管员”的讨论

  • 作者认为“现场品管员”非必要,设置需慎重考虑实际需求。
  • 需明确职责与权限,否则可能导致指令冲突,如“工艺员”与“品管员”的工作范围不清晰。
  • 成本是重要考虑因素,每班设置多名品管员会显著增加企业支出。

4. 关于质量管理的观点

质量是设计、生产和自检出来的,非依赖于“现场品管员”。质量管理应通过体系监控、培训宣传和验证提升员工质量意识。

5. 误区与实例

某集团将“现场品管员”定位为罚款人员,导致工作偏离质量监控本质,类似城市管理中罚款现象。

6. 总结

设置“现场品管员”一直是争议话题,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理性决策。质量管理应注重体系化,而非单一依赖人员。

文章总结:

文章整体以经验分享为主,建议企业在设置“现场品管员”时根据实际需求权衡利弊,同时着重通过体系、培训等手段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管理体系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