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月】质量是怎么来的?

质量 管理 过程 检验 笔者
发布于 2025-07-03
40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文章主旨:

质量是通过管理过程实现的,涵盖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关键要点:

  • 质量的实现需要经过设计、生产和检验三个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管理。
  •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通过“过程方法”落实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
  • 减少生产和检验中的风险是确保质量的关键,包括降低消费者冒险率和生产者冒险率。
  • 质量管理包括识别输入和输出、监控过程、分配资源、评估结果并实施必要的改进。
  • 质量最终是通过策划、执行、监控和改进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实现的。

内容结构:

前言:

2024年9月是全国“质量月”,主题为“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国”。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个部门推动质量强企、强链、强县活动。本公众号也参与其中,每日分享质量相关内容。

正文:

质量是怎么来的?

笔者从多个角度阐述质量的来源,包括设计、生产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质量是管理出来的。

质量的来源分析:

  • 设计阶段:从调研到批量生产,每一步都需要管理,通过确认和验证确保设计质量。
  • 生产阶段:生产计划、过程控制和入库环节均需管理,确保产品按要求生产。
  • 检验阶段:自检比抽检更重要,减少抽检中的两类风险(消费者冒险率和生产者冒险率),通过改进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质量管理的定义与过程:

根据ISO 9000:2015标准,质量管理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通过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实现质量目标。

过程管理方法:

笔者提出“过程方法”为质量管理的核心步骤,包括梳理组织过程、识别输入与输出、分配资源、监控绩效指标、实施变更并评估结果。

总结:

质量管理最终是通过策划目标、执行过程、监控结果和持续改进来实现的。

文章总结:

文章逻辑清晰,围绕质量的来源展开论述,强调管理的重要性,适合质量管理相关从业者深入阅读与实践。

管理体系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