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说丨重构系统的需求分析这样做,让你事半功倍!


PM说
神州数码云基地
在 项目管理 上的实践、思考与分享
本期内容
重构系统的需求分析
重构,是任何一个技术团队都无法绕过和回避的话题。
每个系统在应用到一定时间后,都会随着业务调整和技术发展需要进行系统重构从而延长使用寿命。那我们在进行重构前,如何更好地摸清需求,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呢?
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更准确地对重构系统进行需求分析。
什么是需求分析?
百度百科中是这样定义需求分析的:需求分析也称为软件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或需求分析工程等,是开发人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准确理解用户和项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体要求,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从而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的过程。
从定义中可看出需求的来源是用户,用户通过口述等方式提出自己的需求,然后我们需要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明确目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精简功能点,同时如果有更方便的实现方式,也可以节约资源。
为什么要重构系统?
每个系统在最初制造的时候都是经过精细的分析与设计,具有良好的架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客户的业务结构有所变化、需求有所增减,在原先的框架结构中不断修改会持续损耗系统的架构,最终摇摇欲坠。
重构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在系统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使用重构的方式,在不改变系统外部功能的基础上,只对内部的结构进行重新梳理。
通过重构,不断调整系统的结构,使系统对于需求的变更始终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重构系统的
需求分析怎么做?
了解完“重构”和“需求分析”,现在来讲对重构系统的需求分析。
重构系统的需求来源很大程度上可以由用户改为原系统。因为在重构中系统的原有功能点大多保留,出于时间、资源和效果等方面的考虑,直接作为用户去使用原系统可以更加快速、高效的明确保留的功能点。
也可以发现一些遗留bug和可优化点,同时梳理客户提出的新需求,明确必须要做的新功能,在新的系统中将两者结合。
如何添加新需求、如何将新老功能结合,精简开发工作量的同时功能点完备,这一过程就是在调整、优化系统的结构。
在项目中的应用
在某项目中,原系统中的“用途”由于业务线繁杂,情况复杂,使用文本框,人为去输入,现在业务线调整,明确了用途的类型,可以直接使用更方便的下拉框或者浏览框去选择,方便用户操作的同时也能将选择的内容集中管理,更能适应后续可能的用途变动。
另外一个功能点是申请使用文件,旧功能中文件的申请在线上,成功申请后文件的获取是在线下,加上年度、类型的条件,当时设计的是明细表,选择年度后,校验该年度内所选文件类型是否存在。
如今各种文件增多,再加上年份的不同,线下的文件获取花费时间长,效率低,客户希望将其移至线上,将文件存储在线上,在申请成功后直接展示文件链接供下载。
那么这种情况也可以将各种文件集中管理,在选择的时候直接展示有的文件,可以去掉繁琐的明细表校验,同时能快速发现缺失的文件,快速反应。
总结
我们在遇到系统重构时,转换角色,将自己当作一个用户去设身处地地感受系统的各个环节,就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快速地找准原系统的可以保留与需要调整的功能点,从而节约成本,完成重构。一招助你事半功倍!
今天关于需求分析的内容的分享就这儿了,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需求分析上
把自己看作一个用户
往往能够更好的抓住本质
如果在项目管理上
你有任何想法或者疑问
欢迎扫码咨询⬇
本期作者
龚欣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