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测试用例评审的旁观记录
32 2024-10-01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查看原文:测试用例评审的旁观记录
文章来源: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测试用例评审会摘要
日期与参与者: 2022年5月24日下午,测试用例评审会召开,会议参与者包括项目经理、研发经理、技术架构师、效能经理、前端技术负责人、业务架构师、测试人员、开发人员以及外部咨询顾问,共11人。
会议时长与问题: 评审会持续了70分钟,期间发现了11个需要修改的问题。
评审现象: 观察到的主要现象包括:
- 测试用例按照状态-事件-系统响应的三段论方式描述。
- 讨论需求含义占用了超过一半的会议时间。
- 测试中常常遗漏异常场景。
- 参会人员积极发言,勇于表达重要观点。
- 区分了成熟功能无需重复测试的需求与本期不实现的需求。
- 测试用例使用了思维导图进行描述。
- 部分问题在会议中即时得到了修正。
顾问建议: 顾问对测试用例评审提出了几点建议:
- 评审应以需求为主线,先解释需求再审查测试用例,确保所有需求都被测试用例覆盖。
- 建议使用不同颜色标注正向和反向测试用例,快速识别可能遗漏的异常场景。
- 分析各角色发现问题的数量,评估是否需要这么多角色参与,以提高评审效率。
- 将发现的问题分类分析,并制作评审检查清单以供参考。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查看原文:测试用例评审的旁观记录
文章来源: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
扫码关注公众号
麦哲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敏捷性能合弄模型评估师 认证的Scrum Master 认证的大规模敏捷顾问SPC CMMI高成熟度主任评估师 COSMIC MPC,IAC 成员,中国分部主席
420 篇文章
浏览 69.3K
麦哲思科技任甲林的其他文章
结论简单,教训深刻:一个大型项目关于需求工程的反思
某公司承担一个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该项目的计划工期为2年,实际工期为2.5年。该项目为本公司新进入的一个行业,公司在其他行业里有相近软件的开发经验,但是对进入的这个行业并不熟悉。本项目采用了瀑布模型,高峰期70多人参与,最少时也有30多人参与。投入了接近100人年的工作量,而浪费的工作量大概在25人年,需求返工的比例占了40-50%。项目结束后做了复盘,我作为外部咨询顾问参与了项目回顾...
敏捷方法开发总结的点评记录
某项目组采用敏捷的方法完成了一个项目,在此过程中,每次迭代结束后,项目组的每个成员都总结了本次迭代的经验教训,我汇总这些经验教训后,点评如下:
估算项目工作量的方法:定额法
定额法的优点是可以进行快速估算,并容易和客户达成一致。缺点是需要对定额进行校对后使用。
程序员必读之作:重构
十月一之后安排了我去培训《设计模式》,由于听众多为C与C++的新手,我想先从重构开始讲起,循序渐进,于是我决定仔细阅读〈重构〉这本书。 这本书我很久之前买的,当时大概读了读,感觉不错,就拿给了我表弟去读,他是程序新手。 这次是系统地读。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过,这本书不错,只是有点罗嗦,他是十多年经验的老程序员了,有此感觉很正常。写一个好程序的道理其实就如一层窗户纸,一点就透。但是,难得的是这本书系
何谓根本原因?
最后一个可控原因就是根因!何谓可控原因?即在原因分析的责任主体内可以改变的因素就是可控原因,反之责任主体无法改变的因素就是不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应该做为原因分析的外部条件,前提条件。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白皮书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