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纸洞,开脑洞,小游戏,大道理(一)

撕纸洞是我在培训上面经常带大家一起玩的一个小游戏,看似非常简单,但是,针对不同人的反应,我们可以引导出非常多的思考和收获,今天就来讲讲曾经遇到过的故事。
在讲故事之前,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游戏的规则:一张A4纸,要用手撕出一个闭合的洞来(不能是一根纸条,也不能撕成条再接上,不提供胶水等其他任何工具),目标是要从自己的头顶套进来,然后经过胸部、腰部,最后从脚底穿过来。 要注意的是,穿过的一定是自己这个“物理的”人,有人脑洞大开,用手机斜上角四十五度,给自己来了个自拍,然后随便撕了个洞,把手机“啪”扔了过去,这样做是不符合规定的,哈哈。
故事一
当我和大家宣布了这个规则之后,一位比较强壮的男士就和我说:“我也没有A4腰,怎么可能穿过那张A4纸呢?” 我觉得他还没有把规则考虑清楚啊,“就算你有A4腰,难道还有A4的肩膀和臀部吗?” “也是,这太难了,我觉得根本就不可能啊!” 他的发言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大家纷纷表示:“就是啊,这怎么可能,那么小的一张纸,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等大家的声音慢慢小下来,我就很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真的很少一本正经和大家说话啊,所以大家会认真听的):“这件事一定是可以完成的,而且,不仅可以完成,甚至还能够超出大家的想象!你们可以撕出一个超级大的洞来。” “真的?就用这张A4纸。” “是的,就是这张A4纸!” 当大家确认这一点之后,不管怎么样,还是开始努力寻找方法去完成这个开始看起来似乎遥不可及的目标,但很多人在几分钟之后就搞定了,特别是最早提出“不可能”的男士,竟然撕出了一个能装下好几个自己的纸洞! 道理:如果面对一件事情,先想着是不可能,那么就会把所有思路全部关闭;如果有信心,就会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完成这件事,也就会找到合适的方法了。
故事二
有一次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在我说完了规则之后,一位朋友很是纠结的样子。 过了两分钟了,他还是很纠结的样子,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他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来啊。 他的行为就是——没有任何行为,就保持着一个姿势:右手拿着那张看似重逾千斤实则轻如鸿毛的A4纸,双眼全神贯注盯着它,大脑应该是在飞速旋转,似乎要用双眼放出的不可见光线把纸张打出一个洞来。 于是,我就问他啦,“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我在思考怎么样才能撕出来。” “有什么办法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没事儿,别管我,我再想想。” “好。” 我在场地里面转了一圈,看看其他学员的进展,然后又回来,发现他终于有变化了——从之前的右手拿着纸,变成了左手拿着纸了! 好吧,我决定推他一把,“为什么不试试呢?” “啊?我还没想清楚,怎么就可以动手呢?” “可以一边动手一边想啊。” “不想清楚,失败了怎么办啊?” 这时我注意到,从他的着装、举止、气质、各个方面表现,以及其他人对他的尊敬程度,能够了解到他应该是培训人员中的领导,也许他的决策风格决定了他做这个游戏的风格。 于是我决定不强迫,而是退后一步,继续观察。 我们定的时间是八分钟,还差半分钟的时候,他又做出了变化的动作——把那张完好无损的A4纸放在了桌面上,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看起来很是无奈的样子。 非常遗憾,到最后他也没有撕出来即便是不能穿过的纸洞。 道理: 如果不动起来,就无法从过程中学习到知识,也就无法不断调整和改进,所以动起来真的很重要。 当身居高位的时候,深思熟虑是好事,但过分了就会导致裹足不前。 不管身份怎么样,就不能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失败的看法,没有人是完美的,有时候出糗反而是建立连接拉近关系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