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方识别和管理PVE模型

大家好我是阿酱。今天来聊聊相关方~
1.什么是相关方?
PMBOK第六版中的相关方一词,来源于第五版干系人一词的改造和升级。从字面意思看,原来的描述中,干系人,指一切跟项目有关系的人员,而相关方,可以理解为与项目相关的各方面,是以组织的形态重新定义了性质和范围。显而易见,后者的范围更大,边界更模糊,处理难度也提高了。
2.相关方识别为什么是持续的?
不管是干系人还是相关方,跟项目交付有关的方面都值得项目经理引起重视。在立项之初,项目经理,甲方代表,甚至发起人,对项目的理解仅仅存在逻辑和想象层面,没有人能精准预测后续环节会跟哪些人哪些事有关,也无法预测项目建设过程的增量,会对项目系统内所有的因子产生怎样的影响(显性或隐性)。因此,相关方识别必须是持续的,动态的,甚至反复的,需要动员已知相关方智慧的。
3.相关方是否要逐一沟通/管控?
在实际的项目交付过程中,项目经理面对的相关方数量本身是非常庞大的,但是否需要与每个相关方、每位干系人深入沟通,严加管控?具体的管控程度,还是依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比如可以通过是否有益于项目交付这个角度进行判断。有必要沟通,就去沟通;有必要管控,就去尝试管控。其实也不难理解,项目交付根本的判断标准整体还是以结果为导向,而相关方管控是针对结果分解出来的过程管理。
4.相关方识别和管控有哪些素材/模型可以参考吗?
为了更好的识别、管理相关方,通过对所有相关方的对比、分析、分类,形成了一个相关方PVE模型,供大家参考。
一、相关方识别和管理的PVE模型
从项目交付团队来看,项目的相关方一般分为4个方面,需求方(甲方天团)、供给方(乙方天团)、第三方、特殊方等团队。如果把项目交付比喻成团战DPS的过程,供给方(乙方团队)则是核心团战小组,需求方(甲方)则是BOSS集团/副本,第三方、特殊方则是buff/debuff。
二、模型解读
1.供给方(乙方天团)-核心团战小组
(1)识别:项目交付核心团队,输出能力、产品、技术、设备的相关组织;
(2)组成:乙方项目组(副本战队)、乙方职能部门(奶)、分包方(近战辅助)、供货方(远程辅助);
(3)作用:①确认项目(副本)怎么干(刷);②具体干项目(刷副本);③随时纠偏。
关键词:团战,协同,目标感
2.需求方(甲方团)-boss集团/副本
(1)识别:负责项目中提出需求团队,负责提出需求、解释需求并且检查验收、使用项目成果的团队;
(2)组成:甲方/客户方/业主/建设单位(小boss)、用户方(大boss)、甲方职能部门(小boss);
(3)作用:①说明“为什么干”;②说清“干什么”;③判断干的好不好。
关键词:豪横
3.第三方(项目第三方组织)-buff
(1)识别:项目交付中需要第三方协助、具有特殊作用的第三方组织;
(2)组成:设计方(野怪)、监理(野怪)、第三方测试等(野怪)
(3)作用:对于项目建设给予关键性建议①是否稳定?②是否可靠?③是否合规?
关键词:也很豪横
4.其他特殊方-buff
(1)识别:因项目特殊情况产生的需对接的特殊组织,如行业监管机构、特殊业务政府归口部门、紧密接触的业务合作伙伴等;
(2)组成:项目特殊组织、职能特殊组织、奇特特殊组织;
(3)作用:给予项目验收特殊的监管/支撑作用。
关键词:神秘
三、模型总结
序号 |
组织 |
组成 |
角色 |
作用 |
1 |
需求方 |
甲方 |
小boss |
①说明“为什么干”; ②说清“干什么”; ③判断干的好不好 |
2 |
甲方职能团队 |
小boss |
||
3 |
用户 |
大boss |
||
4 |
供给方 |
乙方交付团队 |
副本战队 |
①确认项目怎么干; ②具体干项目; ③随时纠偏 |
5 |
乙方职能团队 |
奶 |
||
6 |
分包方 |
近战辅助 |
||
7 |
供货方 |
远程辅助 |
||
8 |
第三方 |
设计方 |
野怪buff/debuff |
对于项目建设给予关键性建议:①是否稳定?②是否可靠?③是否合规? |
9 |
监理方 |
野怪buff/debuff |
||
10 |
第三方测试 |
野怪buff/debuff |
||
11 |
特殊方 |
其他特殊方 |
野怪buff/debuff |
特殊监管/支撑作用 |
以上就是关于相关方PVE模型,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和我一起探讨,欢迎扫码加我微信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