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质量管理基础(四)质量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

我们非常重视原创文章,为尊重知识产权并避免潜在的版权问题,我们在此提供文章的摘要供您初步了解。如果您想要查阅更为详尽的内容,访问作者的公众号页面获取完整文章。


上下求suo
扫码关注公众号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摘要
自1908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以来,质量管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检验质量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生态链质量管理阶段(质量4.0)。
检验质量阶段(20世纪20-30年代)
在这个阶段,质量检验职能从操作者转移给工长,企业设立专职质量检验岗位和部门。检验方式以百分之百检验为主,强调产品技术标准和公差制度。然而,事后检验无法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且全数检验存在错漏检风险。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为解决检验的弊端,20世纪20年代贝尔实验室提出生产过程控制的概念,休哈特创立控制图工具,道奇和罗米格提出抽样方案。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由事后检验向工序控制和抽样检验发展,实现了预防控制与科学检验的结合。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
随着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质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费根鲍姆提出全面质量控制(TQC)概念,日本公司在戴明和朱兰指导下实践TQC。此后,全面质量管理(TQM)概念形成,将质量管理提升至经营层面。尽管如此,TQM在实施中仍面临多项挑战。
生态链质量管理阶段(质量4.0)(21世纪10年代-)
互联网普及和工业4.0革命促使企业探索新的业务模式,质量管理也随之进入质量4.0时代,聚焦客户体验。质量定义转变为“顾客感知价值”,目前质量4.0尚在发展初期,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更多详细内容和理论探讨可以在作者所著《研发流程再造-基于IPD的研发与质量管理实践》一书中找到。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


上下求suo
扫码关注公众号
上下求suo的其他文章
质量管理基础(十)质量改进(收尾篇)
质量改进是指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措施。质量改进的目的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聊聊IPD中的决策评审(二)DCP的执行
IPD中的决策评审是项目管理中层次最高、最重要的评审,其决策直接影响项目的走向,企业在执行中要制定详细的流程、操作标准、IPMT职责、PDT职责以及汇报模板等内容
质量管理基础(九)三部曲之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控制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实现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
IPD推行成功的关键要素(五)流程分层管理与流程裁剪
流程分层管理与流程裁剪,是保证企业内同一IPD流程对不同业务、不同项目的适用性的有效手段。
IPD适用于软件企业吗
软件企业应用IPD,需要实现IPD与CMMI及敏捷的有机融合。
加入社区微信群
与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学习


PMO实践白皮书
白皮书上线
白皮书上线